配资坊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
打印5825页材料,需缴费22万元,如此收费合理吗?
近日配资坊,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贾各庄村开出一份收费通知,回应村民“申请信息公开”的诉求,要求其为5825页材料支付22万元费用,引发社会关注。
什么是信息公开?其通常指行政机关、公共机构或基层组织依法向公众披露财政预算、政策文件、拆迁补偿方案、救灾物资发放明细等信息,旨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基层治理透明化。申请信息公开,涉及检索、复制等环节,收取一定成本费,有合理性。然而,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机关。事件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采取阶梯式收费,对201页以上部分收费40元/页,缺乏法律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务公开的核心在于保障村民对本村事务的知情与监督,并未赋予村委会开出“22万元”高额账单的权限。当前,市场复印成本一般在0.1-0.5元/页之间,通知中,以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价格设置门槛,甚至注明“逾期未缴纳视为放弃”“之后不再处理该申请”,有变相拒绝公开之嫌,偏离了村务公开便民、利民的初衷。
信息公开,应以畅通监督渠道为根本,保障公民免费或低成本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基础信息,对维护弱势群体权益、防止基层腐败意义重大。门槛过高、信息壁垒森严,监督便无从谈起。当然,整理、检索大量信息需人力物力。实践中也需警惕少数人滥用申请权,过度索取与自身权益无关的信息,挤占公共服务资源。然而,此次事件中并未披露5000多页档案的具体内容,无法判断申请是否合理。
收费不应成为信息获取的障碍,而应作为调节资源使用的工具。村委会作为服务村民的一线组织,面对信息公开诉求,应实事求是、分类施策、积极求解。对依法应主动公开的核心信息,必须确保免费、便捷获取;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申请,收取实际成本费用也需有据可循、定价透明、标准合理;对村民应广泛知晓的信息,应主动优化服务方式,例如推广电子化公开、在线查阅,减少对纸质材料的依赖,绝不能变相限制知情权。
信息公开是民主监督的基石配资坊,需在保障公民权利与合理使用公共资源之间寻求平衡。让免费查询、便捷监督成为常态,杜绝“天价账单”这类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才能真正实现以监督促治理、以透明促公信。
联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