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股票配资网
每次逛超市,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你是否也曾纠结:这款零食健康吗?保质期还有多久?这款“零添加”产品真的更安全吗?别担心,随着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 28050—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发布,食品标签里藏着的答案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从配料表到营养标签,从日期标示到数字标签,每一项内容都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购物指南”。学会读懂这些标签,不仅能帮我们避开营销陷阱,还能挑选到真正适合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食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解锁食品标签的关键信息吧!
一、配料表:食品成分的【DNA图谱】
加入量超过2%的配料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排序越靠前的配料,含量相对越高。
例:
二、日期标示:保质期的【双重密码】
生产日期: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
保质期到期日:食品在标签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最后日期。
消费保存期:食品在标签标明的贮存条件下的最后食用日期。为避免食物浪费,GB 7718—2025鼓励企业标示。如果消费者购买食品后没有在保质期内吃完,可以选择在“消费保存期”内继续食用。
例:
提示:
开封后保质期缩短!如坚果开封后需密封防潮。
若包装胀气、发霉,即使未过期也勿食用!
三、致敏物质:隐藏的【健康地雷】
过敏人群注意,购买前务必检查标签,避免误食致敏物质。
GB 7718—2025规定强制标示八大类:中国股票配资网
标示形式:
四、营养标签:健康饮食的【导航仪】
能量、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和钠是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NRV%是指每100 g(每100 mL或每份)食品可食部分中营养成分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如每吃100 g XX牌高钙饼干可以满足一天蛋白质需要量的14%;每吃1份(30 g)YY牌薯片可满足一天蛋白质需要量的3%。
提示: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和糖为GB 28050—2025新增强制标示项目。
长期过多摄入饱和脂肪可使血胆固醇增高,肥胖人群需警惕高饱和脂肪食品。
糖特指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之和,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糖的人群,需重点关注糖的含量,避免选择含糖量高的食品。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低钠”(≤120 mg/100g或≤120 mg/100mL)食品,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 g。
提示:
“0糖”可能含甜味剂(如赤藓糖醇)!
“低脂”≠低热量(可能高糖!)
注意隐形糖、隐形钠!
营养成分表下方强制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家长选购时可快速识别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引导孩子养成清淡饮食习惯。
五、零添加:营销话术的【真相陷阱】
新标准实施后,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词进行声称。
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词等词汇。目前宣称的“零添加”只是对生产过程的描述,与最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并且真的“零添加”食品未必更安全——有的“零添加”食品由于缺乏防腐剂,微生物污染风险更高,反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六、数字标签:食品信息的【智慧窗口】
食品数字标签是食品包装上采用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展示的食品标签,消费者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获取标签信息。相较传统食品标签,数字标签没有标示版面的限制,可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将有效解决阅读食品标签信息时因字体小而“看不清”“找不到”的问题。
结语
看完这些,你会发现食品标签就像一位默默守护我们安全健康的“小卫士”。无论是关注配料表的成分,还是看懂营养标签上的数字,又或是警惕“零添加”的宣传话术,GB 7718—2025和GB 28050—2025赋予我们的这些新知识,都能让我们在购物时更加从容。下次走进超市,不妨多花几分钟看看标签,用学到的技巧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好关。相信随着新规的普及,我们都能成为“食品选购小能手”,享受更安心、更健康的饮食生活!
参考资料: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28050—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指导单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内容提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供稿:马立利、陈晓芳、杨志超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联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